首屆中國紡織工業智能制造大會成功召開
為貫徹落實《中國制造2025》和制造強國戰略,推動我國紡織制造邁向中高端、加快紡織產業高質量發展,引導行業和企業加快應用智能制造新技術,推進紡織工業智能化轉型升級,6月20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主辦,山東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泰安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山東省紡織服裝行業協會、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協辦的首屆“中國紡織工業智能智能制造大會”在泰安舉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原會長王天凱、杜鈺洲,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翔、孫晉良、蔣士成、俞建勇,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副書記兼常務副秘書長陳偉康,紀委書記王久新,副會長徐迎新、李陵申,山東省經信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李莎,山東省泰安市政府副市長成麗,山東康平納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陳隊范以及來自全國各省市地方行業協會、產業集群、有關紡織企業、智能制造服務商、教育科研機構以及中紡聯各有關部門、各專業協會代表共300余人參會。會議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陵申主持。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兼秘書長高勇發表了題為“夯實基礎,推動紡織智能制造深化發展”的講話。他強調,開展智能制造是推動紡織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路徑,必須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十分重要的工作來抓。他指出,我國紡織智能制造的實踐成效突出,同時也存在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對此我們要有清醒的認識。推進紡織智能制造工作要夯實基礎,重點突破,務求實效,一是要推動科技創新,強化標準支撐,為紡織智能制造打下堅實基礎;二是要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臺,以智能車間(工廠)為突破口,加快推進“七條線”示范建設取得實質性進展;三是要加強調查研究,務實穩步推進,防犯盲目風險,切實推動紡織智能制造行穩致遠。
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在今年召開的兩院院士大會上強調,“要把握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融合發展的契機,以信息化、智能化為杠桿培育新動能”,要“推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智能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制造業產業模式和企業形態根本性轉變,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這為我國紡織行業智能制造指明了方向。智能制造是推進我國制造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建設紡織強國,實現科技、時尚、綠色紡織新定位的重要路徑,希望以本次大會的召開為契機,扎實做好各項基礎工作,為深入推進紡織行業智能轉型升級做出貢獻。
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副司長曹學軍對本次大會的召開表示祝賀。她表示,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紡織工業取得了巨大發展,行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此次大會的召開,必將對全行業融合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創新發展,培育新動能,促進行業轉型升級,加快推進紡織強國建設,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推進智能制造,可以減少用工成本,提高效率,提升品質,加快市場快速反應。
她建議,今后全行業應加強協同創新,不斷完善和改進智能制造基礎水平;夯實基礎,不斷規范和完善智能制造標準體系;促進集成,培育智能制造生態;擴大應用,進一步提升智能制造改造傳統產業的力度。
專家把脈 智能制造引領新未來
中國工程院制造業研究室主任屈賢明以“我國智能制造發展態勢和新方略”為題,作專題報告。他對我國區域智能制造發展需求與現狀進行了分析,總結了我國智能制造發展的“十一大路徑”,并對制定適合我國國情的智能制造發展新戰略以及開展紡織智能制造提出了建議。
針對我國地區智能制造發展現狀,他表示,企業需求旺盛,是引領我國智能制造的根本驅動力;企業是智能化改造投資的主體;數字化制造在較大范圍內得到推廣應用;數字化網絡化制造已進入試點示范階段;少數數字化網絡化基礎好的企業已有能力向新一代智能制造探索沖擊;新模式新業態不斷涌現;有利于推動智能制造發展的生態正在行成;智能制造推廣應用成效顯著。
他指出,我國的智能制造發展總體將分成兩個階段,三步來實現。到2020年,數字化網絡化制造在全國得到大規模推廣應用,新一代智能制造在部分領域進行探索;到2025年,數字化網絡化制造在制造業廣泛應用,新一代智能制造在重點領域試點示范;到2035年,新一代智能制造在制造業推廣、應用。
針對紡織行業開展智能制造,他提出五點意見:一是開展企業智能制造改造診斷;二是在各細分行業培養樹立標桿企業;三是召開現場會,推廣應用;四是進行新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在紡織行業的探索;五是培養專業化的系統集成商,建立服務平臺。
中國工程院院士俞建勇以“我國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為題,作專題報告。俞院士結合中國工程院咨詢研究項目“我國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發展戰略研究”成果,在對國內外紡織智能制造的發展現狀、發展需求進行了深入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未來5-10年我國紡織智能制造的發展戰略與路線圖和重點任務與路徑的構想,對國家開展紡織智能制造提出了6大方向專項建議和6個方面的推動措施建議。
6大方向專項建議主要涉及:基于CPS的紡織智能生產技術;新一代紡織服裝產品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技術;智能紡織設備及紡織加工智能化技術;紡織產業智能制造支撐平臺;紡織綠色制造系統以及柔性智能可穿戴紡織技術。
6個方面的推動措施建議主要有:加強紡織領域制造系統智能化改造升級頂層設計;布局建設國家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科技創新中心;建立以工業大數據驅動的紡織工業互聯網平臺;增設發展紡織產業智能制造的重大專項;加強紡織產業智能制造人才隊伍建設;促進紡織產業智能制造共性技術研發及應用。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科技發展部副主任孫錫敏宣布中紡聯紡織智能制造標準工作組成立。
為加快紡織智能制造技術研發和智能制造技術成果推廣應用,推進智能產品開發和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建設,會上,中紡聯還啟動了紡織行業智能制造關鍵技術、推廣技術成果、智能產品及優秀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四大目錄”的征集工作,對符合條件的技術、產品和供應商,將列入紡織智能制造推介目錄,開展相關推介活動,并擇優向國家有關部門推薦。
最新產品
同類文章排行
- 電磁鐵在新能源汽車中扮演什么角色?技術如何實現高效應用?
- 電磁鐵,這個看似普通卻蘊含著巨大能量的裝置,究竟有著怎樣的神奇之處呢?
- 電磁鐵廠家要如何提高產品的品質和質量,提升電磁鐵產品品質的方法有哪些
- 磁鐵的應用前景有哪些方面?磁鐵被廣泛的應用在哪些方面呢
- ITER聚變反應堆中的中央螺線管具有磁力來提升航空母艦
- 世界上最強的電磁鐵是什么?麻省理工花費3000萬美元建造最強的電磁鐵
- 購買電磁鐵需要注意什么,關于電磁鐵設備上的投資方案有哪些
- 采用電磁鐵基本原理所制成的生產線是什么,自動化生產線電磁鐵原理
- 自制電磁鐵需要什么材料,怎樣制作簡單的電磁鐵
- 鋁鎳鈷磁鐵磁性與溫度關系,熱處理磁場鋁鎳鈷性能提高多少